顾菊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青年科技奖、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担任教育部电气教指委员、中国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与仿真专委会副主任等。 |
|
崔志明,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曾任宝威体育官网入口副校长。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成员和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并荣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对象和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高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完成的省部级以上项目共2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并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的项目有35项,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优秀软件奖3项;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10多篇,并正式出版著(译)作13部;申请发明专利4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36项。 |
|
陈建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学士学位;美国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硕士学位;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获硕士学位;法国University of Nice Sophia Antipolis获博士学位。江苏省建筑智慧节能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建筑碳中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苏州市移动网络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美国 IBM 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美国洛克西德马丁航天系统公司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 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字孪生、工业大数据应用和数字建筑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平台等前瞻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大型央企委托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世界500强国际跨国公司合作项目等。被聘为多个国家重点专项项目的指导专家。发表期刊和会议论文100多篇,包括领域内顶级期刊和ESI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多项。在美国主持了多项跨领域的大型R&D项目,参与了美国最大的国防公司洛克西德马丁航天系统公司A2100-GE通信卫星,以及美国能源部标准制定等项目。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中组部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和苏州市“姑苏科技领军人才计划”。获苏州市政府颁发2019年“苏州之友荣誉奖”。 |
|
汝长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多伦多大学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担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微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双创、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姑苏领军等人才计划。曾任中国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CRA Associate Editor ,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nsors特刊Lead Guest Editor,担任3M-NANO、IEEE CME、IEEE ICMA、IEEE ICAL等国际会议Program Committee Member,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北京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微纳操作、微机电系统、纳米定位、微创医疗等领域的研究,曾获 IEEE 国际学术最佳论文 4次,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 项,省高校技术二等奖 2 项。曾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国家自然基金仪器重大专项、国家基金面上、863 计划、欧盟第七框架、江苏省杰青等项目 23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其中 SCI 期刊68 篇,包括 IEEE 会刊 25 篇;申请专利 54 项,授权 34 项,授权 PCT1 项;出版英文专著 3部。 |
|
|
吕喆,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02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方向获博士学位;2008-2012年于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学院完成博士后。荣获加拿大国家创新奖、国际汽车行业新技术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苏州姑苏领军人才。 长期从事机器视觉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已发表43篇SCI论文和学术书籍章节,主持了10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视觉自动化人工授精系统,获得了国际机器人自动化领域和北美医学学会的5项大奖。联合创办了加拿大蓝腕公司,推广柔性3D测量技术在汽车,航空和钢铁等行业的应用。攻克了3D视觉高精度成像,机器人空间标定,视觉追踪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出机器人3D视觉柔性在线测量产品,解决了传统三坐标离线测量检测速度慢,尺寸缺陷漏检导致的大规模召回的问题。实现测量速度1.8秒/测点,满足工件100%测量,相比传统三坐标方法效率提升了60倍。同时将工业机器人在3D测量中的定位精度在无需使用基准标记的要求下提高到0.03mm,测量精度达到0.1mm,代表国际先进水平。本产品已被全球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广泛采用作为自动化质量控制工作站的标准。 |
胡伏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一流专业负责人。现任宝威体育官网入口宝威体育官网入口院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并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培养对象。现为中国体视学学会常务理事,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委员。 一直以来从事多维图像处理、连续学习及应用研究工作,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0多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市厅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IEEE Trans. on PAMI》、《IEEE Trans. on Multimedia》、AAAI、CVPR等重要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6件。 |
|
徐本连,教授(二级)/博士/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获博士学位。宝威体育官网入口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中国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委员,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群智能、机器人定位、信息融合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西澳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截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EEE-JBHI,IEEE-TCBB,Signal Processing,EAAI,ESWA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以第一申请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2020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2021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建设省级重点建材2部,已出版教材2部,主持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1项。 |
|
吴宏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苏州大学。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并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培养对象,获“苏州市计算机优秀青年人才”称号。曾访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University of Michigan。 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生物信息、智能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3项、住建部、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并获省建设厅、苏州市科技进步奖、苏州市优秀论文。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委会委员、苏州市人工智能学会监事,国际期刊TCBB、BIB等期刊审稿人。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江苏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竞赛,学生获奖20余次。 |
|
陈珍萍,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20年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0年获安徽省教坛新秀奖。2018-2019期间访学加拿大University of Victoria。 主要从事分布式协同和隐私保护及其在车联网、智能电网等的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级人才基金项目1项、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EEE Internet of Things》《Automatica》《电子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SCI、EI等收录学术论文60余篇,第一专利权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第一作者发表教学改革论文5篇,副主编教材2部,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获全国二等奖1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 |
|
肖金球,教授,硕士生导师。国一流专业负责人。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苏州市智能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电路与系统学科智能测控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组(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成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才人选,江苏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仪器与自动检测系统。主持完成国家级重点火炬计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获得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与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主编出版《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主持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2010年5月被评为江苏省高等院校精品课程;主编的“增强型51单片机及其仿真技术”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主编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2013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 |
|
郝万君,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苏州科技局咨询和评审专家,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导师,获评宝威体育官网入口年度十佳教师。 长期从事智能制造、新能源发电和智能建筑等领域的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光电测量与精密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数字孪生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环境监测、电气自动化与节能等方向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计划和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5项,参与完成的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6项,承担企业科技项目1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机械工程学报》、《SOLAR ENERGY》等重要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共12项。 |
|
石 颉,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姑苏紧缺人才。 长期从事电气设备检测评估、寿命预测、故障诊断与预警等设备健康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国家重大专项、江苏省333人才专项、苏州市科技专项以及两项中广核集团尖峰计划。提出了多种创新性的理论方法,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两次获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正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多次获评中国广核集团(副部级)科技成果奖。主持开发了多台套检测装置或试验系统,其中“电气触电MCCR跟踪检测装置”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撰写学术论文50余篇(EI检索14篇),申请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10项已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负责实施了数百项电气设备的检测、评估、失效分析与寿命预测等工程项目,具有丰富的现场工程经验以及海量的试验数据。 |
|
魏 巍,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日本香川大学联合培养),获工学博士学位,多伦多大学博士后,美国贝勒医学院访问学者。获批昆山、工业园区领军人才,131人才等人才称号,获得第八届恰佩克年度新锐企业家奖。兼任多个SCI收录杂志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外骨骼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光学传感器、智能医学影像等。主持完成2项国防重点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项,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苏州市重点研发1项。与企业合作完成多项横向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3500万左右。指导大学生项目,获得江苏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累计发表SCI/EI检索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120余件,已授权专利40余项。与迈宝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成果转化,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在军工、应急、物流等行业应用数千套,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多次获得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公司估值数亿元。 |
|
|
奚雪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宝威体育官网入口智慧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苏州市虚拟现实智能交互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秘书长,苏州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苏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宝威体育官网入口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自然语言理解、人机智能交互与虚拟现实、机器学习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十余项。作为共同主席在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连续三年(2019-2021)承担自然语言理解相关技术论坛。近年来在《计算机学报》《自动化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ACM Transactions on Asian and Low-Resource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NLPCC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SCI/EI检索等高水平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单篇最高被引600多次;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0余项。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共计9项,其中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5)、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市厅级奖项3项(排名第1);教学成果奖共计8项,其中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3)、江苏省研究生教改优秀奖1项(排名第2)、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1)。2012年创建了宝威体育官网入口大学生科研训练中心(SRT),个人指导学生竞赛上百人次,省级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共计50多项,其中2021年指导本科学生获得华为-高校人工智能算法大赛自然语言处理赛道全球总冠军并获3万美元奖金。先后获得宝威体育官网入口“寒山教育奖”、“校优秀教师”、“校青年五四奖章”、全校大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10余项荣誉称号。 |
|
曹科才,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出站。IEEE高级会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江苏自动化学会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IJARS副编辑,Review Editor o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Control and Automation Systems。 主要在非线性系统控制、多智能体系统以及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等领域,从事工程系统、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 先后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主持与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省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在SCL、IJC、IJRNC、IEEE/CAA JAS、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期刊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第一申请人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主持建设省级重点建材1部,主持在研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1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项、华东赛区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省级一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1项。 |